拜在線財神求四海財富,掌萬民福澤通天下財源。
富而可求,求人莫如求己。物惟其有,有德自爾有財。
財神是東亞地區信奉的掌管金錢與財富的神明,不同的地區、不同的行業,都會信奉不同的財神。現代的人們常贊美手握大筆金錢的人為“財神爺”,包括構思財政預算案的財務主管、計算薪金的會計、及慷慨解囊的富翁。
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,財神爺是無比神圣的神靈,關于他的傳說和故事更是不勝枚舉。農歷七月二十二日,是民間祭祀財神的節日,也就是俗稱的“財神節”。民間通常掛燈籠放鞭炮以祈求來年豐收,在農村比較盛行。可見人們對財神爺的敬重。民間去財神廟拜財神爺的風俗由來已久,歷史上的不同時期,出現過不同的財神,如:比干、趙公明、關公、柴榮以及元人何五路、陳人顧希馮之五子、財公財母、和合仙官、利市仙官,又有文昌帝君、活財神沉萬三以及財神使者等諸多財神爺,就信仰的廣泛性來說,要屬武財神、黑虎玄壇趙公明。
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,分別是:王亥(華商始祖),文財神:比干(東)、范蠡(南),武財神:關公(西)、趙公明(北)。還有其它四方財神:端木賜(西南)、李詭祖(東北)、管仲(東南)、白圭(西北)。以上曾被道教分為“四面八方一個中”的財神陣容。不同的地方、行業供奉的財神均不一定。通常分為“文財神”與“武財神”兩類,公務員、文職人員、內勤工作者信奉的多是文財神;軍、警、貿易、中介、業務工作者,通常信仰武財神。守財真君、增福真君等文官造像者為文財神,玄壇真君、關圣帝君戎裝威武者為武財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