滑姓起源
一、姓氏源流
滑(Huá)姓源流較純正,源出有一:
出自姬姓,以國名為氏。據《英賢傳》載,“同公族后有滑氏。”據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國為氏》載,西周時有一個滑國,是周朝分封的同姓小國,國君與周朝王室是同族,最初建都于滑(今河南省睢縣西北),后又遷都于費(今河南省偃師縣氏緱鎮西南),故又稱為費滑。再后來滑國被晉國所滅。亡國后,滑國的子孫便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,這樣就有了滑姓。
得姓始祖:滑伯?;粘鲎约?。上古周朝時候,周天子將自己的一個同姓王族分封到滑(今河南睢縣西北)做伯,世稱滑伯。滑伯建立了滑國,后來為晉國所滅?;暮笕司鸵試鳛樾帐?,世代姓滑在古代,滑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京兆。“滑”,蓋因滑臺城而得名。據《重修滑縣志》記載:“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,為滑伯。”滑伯本姬姓,后裔改為滑氏。又《元和志》云:“滑氏為壘,后人增以為城,臨河有臺,故曰滑臺城?!薄端涀ⅰ吩唬骸芭f說,滑臺人自修筑此城,因以名焉?!惫驶虾笠嶙鸹疄榛盏牡眯帐甲?。
二、遷徙分布
(缺)滑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?;显闯黾?,是周天子的公族的后代?;铣鲎?000年前的滑國,是以國為姓的姓氏。根據《莫賢傳》上記載,滑氏是周公的后代。根據《通志·氏族略》記載,滑氏是滑國的后裔?!度f姓統譜》則指出,周天子的公族的后代中有滑氏,漢代有滑興。據考證,古代周朝時有滑國,所在地在今河南省睢縣西北、滑縣一帶。到了春秋時代,滑國被秦、晉等大國所滅,后世子孫遷往都費,即現在的河南省偃師縣西南的緱氏城一帶,滑國的后世子孫即“以國為氏”,稱為滑氏。望族居于下邳郡,就是現在的江蘇邳縣下邳故城。(余略)
三、歷史名人
滑 渙:唐憲宗朝的權臣,他內結宦官,干預國事,后來遭李吉甫誅殺,抄出家財數千萬,一下了使默默無聞的滑氏,自此為世人所知。
滑 壽:元朝末年的醫學家,他不僅精通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,而且融通張仲景、劉守真、李明之三家學說,所以給人治病有“奇驗”,他還著有《讀傷寒論抄》等醫書多種?!八寥藸幯?,以得診視決生死為無憾”。他更以“無問貧富皆往治,報不報弗較也”的崇高醫德,受到時人的贊譽。
滑姓子孫,雖然人數不多,但有些人在歷史上的表現卻不遜色,如:五代時有良吏滑言,明代有知縣滑巷……等。
四、郡望堂號
1、郡望
下邳郡:東漢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,治所下邳,在今江蘇省省睢寧縣西北。至南朝宋改為郡,相當于今天江蘇省西北部。
京兆郡:即為首都長安直轄區,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。
安陸郡:南朝宋孝武建元年(公元454年)置安陸郡,唐改郡為州,宋改州為府,明、清為德
安府安陸縣,辛亥革命以后屬江漢道。
2、堂號
躋鵲堂:躋是并駕齊驅之意,“躋鵲”,意思是醫術與扁鵲一樣好。明朝時,滑壽寫的文章很有風致,尤其樂府寫得好。后來學醫,他參考名醫張仲景、劉守真、李明三家,融合貫通,治病時手到病除,對針灸尤其在行,醫學著作很多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滑姓宗祠通用對聯】
〖滑姓宗祠四言通用聯〗
源自滑國;
望出長安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全聯典指滑姓的源流和望族。
系承姬姓;
望出下邳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上聯典出滑姓源自姬姓,為周王室同姓。下聯典出滑姓的望族下邳郡。
華佗再世;
江浙留芳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全聯典指明代醫學家滑壽事跡?;瑝郏宄侨?,后徙余姚,治疾無不中,又善針灸之法,江、浙民間婦孺皆知,有“華佗再世”之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滑姓宗祠七言通用聯〗
水乳交融好朋友;
骨肉相連親弟兄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此聯為以鶴頂格嵌滑姓的“滑”字的析字聯。
由滑至費淵源遠;
自周及今歷史長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全聯典指“滑姓起源”。(見題頭《一、姓氏源流》介紹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滑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〗
惠政若春風,留名歙縣;
文教如時雨,馳聲趙州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上聯典指明代歙縣知縣滑恭,有惠政。下聯典指五代趙州良吏滑方,政聲卓著。
滑(Huá)姓源流較純正,源出有一:
出自姬姓,以國名為氏。據《英賢傳》載,“同公族后有滑氏。”據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國為氏》載,西周時有一個滑國,是周朝分封的同姓小國,國君與周朝王室是同族,最初建都于滑(今河南省睢縣西北),后又遷都于費(今河南省偃師縣氏緱鎮西南),故又稱為費滑。再后來滑國被晉國所滅。亡國后,滑國的子孫便以國名作為自己的姓氏,這樣就有了滑姓。
得姓始祖:滑伯?;粘鲎约?。上古周朝時候,周天子將自己的一個同姓王族分封到滑(今河南睢縣西北)做伯,世稱滑伯。滑伯建立了滑國,后來為晉國所滅?;暮笕司鸵試鳛樾帐?,世代姓滑在古代,滑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京兆。“滑”,蓋因滑臺城而得名。據《重修滑縣志》記載:“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,為滑伯。”滑伯本姬姓,后裔改為滑氏。又《元和志》云:“滑氏為壘,后人增以為城,臨河有臺,故曰滑臺城?!薄端涀ⅰ吩唬骸芭f說,滑臺人自修筑此城,因以名焉?!惫驶虾笠嶙鸹疄榛盏牡眯帐甲?。
二、遷徙分布
(缺)滑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?;显闯黾?,是周天子的公族的后代?;铣鲎?000年前的滑國,是以國為姓的姓氏。根據《莫賢傳》上記載,滑氏是周公的后代。根據《通志·氏族略》記載,滑氏是滑國的后裔?!度f姓統譜》則指出,周天子的公族的后代中有滑氏,漢代有滑興。據考證,古代周朝時有滑國,所在地在今河南省睢縣西北、滑縣一帶。到了春秋時代,滑國被秦、晉等大國所滅,后世子孫遷往都費,即現在的河南省偃師縣西南的緱氏城一帶,滑國的后世子孫即“以國為氏”,稱為滑氏。望族居于下邳郡,就是現在的江蘇邳縣下邳故城。(余略)
三、歷史名人
滑 渙:唐憲宗朝的權臣,他內結宦官,干預國事,后來遭李吉甫誅殺,抄出家財數千萬,一下了使默默無聞的滑氏,自此為世人所知。
滑 壽:元朝末年的醫學家,他不僅精通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,而且融通張仲景、劉守真、李明之三家學說,所以給人治病有“奇驗”,他還著有《讀傷寒論抄》等醫書多種?!八寥藸幯?,以得診視決生死為無憾”。他更以“無問貧富皆往治,報不報弗較也”的崇高醫德,受到時人的贊譽。
滑姓子孫,雖然人數不多,但有些人在歷史上的表現卻不遜色,如:五代時有良吏滑言,明代有知縣滑巷……等。
四、郡望堂號
1、郡望
下邳郡:東漢將臨淮郡改為下邳國,治所下邳,在今江蘇省省睢寧縣西北。至南朝宋改為郡,相當于今天江蘇省西北部。
京兆郡:即為首都長安直轄區,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至華縣一帶。
安陸郡:南朝宋孝武建元年(公元454年)置安陸郡,唐改郡為州,宋改州為府,明、清為德
安府安陸縣,辛亥革命以后屬江漢道。
2、堂號
躋鵲堂:躋是并駕齊驅之意,“躋鵲”,意思是醫術與扁鵲一樣好。明朝時,滑壽寫的文章很有風致,尤其樂府寫得好。后來學醫,他參考名醫張仲景、劉守真、李明三家,融合貫通,治病時手到病除,對針灸尤其在行,醫學著作很多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【滑姓宗祠通用對聯】
〖滑姓宗祠四言通用聯〗
源自滑國;
望出長安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全聯典指滑姓的源流和望族。
系承姬姓;
望出下邳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上聯典出滑姓源自姬姓,為周王室同姓。下聯典出滑姓的望族下邳郡。
華佗再世;
江浙留芳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全聯典指明代醫學家滑壽事跡?;瑝郏宄侨?,后徙余姚,治疾無不中,又善針灸之法,江、浙民間婦孺皆知,有“華佗再世”之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滑姓宗祠七言通用聯〗
水乳交融好朋友;
骨肉相連親弟兄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此聯為以鶴頂格嵌滑姓的“滑”字的析字聯。
由滑至費淵源遠;
自周及今歷史長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全聯典指“滑姓起源”。(見題頭《一、姓氏源流》介紹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〖滑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〗
惠政若春風,留名歙縣;
文教如時雨,馳聲趙州。
——佚名撰滑姓宗祠通用聯
上聯典指明代歙縣知縣滑恭,有惠政。下聯典指五代趙州良吏滑方,政聲卓著。